對於屋況很差的老屋頂樓防水,需要四大工序步驟來搞定防水,前篇完成第二階段的底層整平只是打好基礎。最關鍵的防水層是中層,塗得好才能確保你的屋頂不會漏水。
我們選擇樂土的防水塗料,主要考量到施工簡易性和官方提供詳細資訊,防水主力中層是使用樂土的單組份彈性水泥。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第三階段的中層使用樂土單組份彈性水泥施工過程和心得,獻給那些想要自行DIY頂樓防水的朋友作為參考。
\頂樓前情提要
原本被荒廢超過二十多年、狀況慘烈的老家屋頂,在經過三個多月的辛勞工作後,終於打造好穩固的底層,我們要邁向第三階段:中層施作。如你錯過了之前的過程分享,請閱以下連結。
第一步驟:強化排水
第一階段:強化排水篇|4大步驟解決破爛屋頂防水|洗洞和裝設排水管發包經驗分享
第二步驟:底層整平
第二階段:DIY底層整平攻略(上篇)|4大步驟解決破爛屋頂防水|使用樂土材料搞定防水問題
第二階段:DIY底層整平攻略(下篇)|4大步驟解決破爛屋頂防水|樂繕心得分享與總費用一覽
\防水層施作簡介
頂樓防水的最重要中層(防水層)施作時,相對於前兩個步驟,這過程真的輕鬆簡單多了。
一般來說,如果家裡底層良好,清潔乾淨就可以直接從這階段做防水,許多素人分享的頂樓防水教學影片也主要著重介紹這階段的施作方式。
以使用樂土的材料,我們施作流程為以下:
1.底層(水性介面接著底漆)➔ 2.中層(單組份彈性水泥 )➔ 3.面層( 樂天防水隔熱BB漆)
如果你追求全面防水效果,以上三個流程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相互配合,確保屋頂徹底防水。
\ 防水材料介紹
.底層:樂土水性界面接著底漆
不可或缺的隱藏重要角色,前陣子看一部業者施作屋頂防水影片介紹,他強調很多人都會忽略底漆的重要而省略此,但他覺得這才是致勝關鍵。
再次全面塗上底漆,乳白色的底漆乾燥後就變成透明色,宛如膠水般,提供更好的黏合力和接合性,讓底層和中層彈泥的連結更好,讓彈泥可以好好黏合在底層上。使用介紹請閱此。
.中層:樂土單組份彈性水泥
彈性水泥為擁有水泥及樹脂的特性的防水塗料,作為防水的中塗層用途。
至於單組份跟雙組份有什麼差別? 差別就是耐久性雙組份會好一點。但雙組份則需再攪拌器混和才可使用,單組份就是直接開桶就能施作。
關於頂樓施作是建議直接用單組份彈泥會較方便,使用上建議不要加水,開桶直接使用。使用介紹請閱此。
.面層:樂天BB防水隔熱漆(淺灰)
詳細的開箱介紹將在下一篇中進行,我們要說明的是,中層彈泥是主力的防水層,但彈性水泥不能長時間直接暴日曬雨淋,否則防水壽命會縮短。
為了保護中層,我們需要塗上這一層面層,以延長其防水效果。使用介紹請閱此。
\使用工具
油漆刷、滾筒、漆盤(滾筒盤)、手套
使用滾筒可以更容易均勻地塗抹彈泥,而油漆刷則適用於處理角落和縫隙。
\ 施作過程介紹
Step 1|地面清潔
Step 2|底層塗上水性界面接著底漆
Step 3|塗上第一道單組份彈性水泥(水平方向)
Step 4|彈泥完全乾燥後,塗上第二道彈泥(垂直方向)
Step 5|彈泥全乾後,塗上第三道彈泥
提醒: 在施行中層塗抹之前,請確保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不會下雨,塗完後遇到下雨就白塗了。
Step1 地面清潔
之前我們只是用掃帚清掃地面,這次我們額外使用了吸塵器進行更徹底的清潔,力求達到無塵的效果。然而,由於戶外風吹,難免還是會有些微的塵土落下。
Step2 底層塗上水性界面接著底漆
這次我們塗上底漆是為了讓底層能與彈泥完美結合。在南部地區,底漆約待一小時後就完全乾燥,待底漆完全乾燥後,我們就可以接著塗彈泥。
樂土這底漆是需要加水稀釋使用,比例為1(底漆):3(水)。
我們安排在同一天完成這兩個步驟,這樣做減少地板清潔的次數,而節省時間,而且根據一些防水師傅的建議,連續進行工作可以提高材料的黏合性。
Step3 塗上第一道單組份彈性水泥
確認底漆乾燥後,我們塗上樂土的單組份彈性水泥(簡稱彈泥),它的質地像是非常黏稠的油漆。我們先塗女兒牆和水塔等立面,先塗完立面後再塗底面。
千萬別漏掉塗女兒牆等立面,這區很容易沒塗到而成為防水破口。
提醒 :在施工過程中,要確保彈泥水平和垂直各塗一道,兩道之間的間隔以手觸摸乾燥為原則,確保每處都有塗到才能達到防水效果。
我們的第一道塗漆是水平單一方向塗抹,由於單一方向的塗抹方式,會有微小小細縫沒完全塗到,但先請不要擔心,下一道垂直塗就會補塗到。
由於彈泥的黏稠度相對較高,我個人認為使用滾輪比刷子更能均勻地塗好彈泥。
使用刷子是用於深入不平整處,是用於角落和凹凸面,角落最容易產生防水漏洞,刷子塗的會比滾輪的厚一點。
Step4 彈泥完全乾燥後,塗上第二道彈泥
由於我們第一天的施工完已接近傍晚,所以第二道彈泥的施工就延到隔天,上圖是昨天塗完第一道彈泥的成果。
提醒 在塗抹第二道彈泥之前,一定要等待第一道完全乾燥。
樂土官方建議在夏天進行施工時間安排如下:在早上6:00之前進行底漆至少一道和第一道防水層的施工,利用白天的大太陽讓材料充分乾燥。在傍晚6:00之後進行第二道防水層的施工。
雖然在第二天用手觸摸彈泥已經是乾燥的,但踩上去仍有一點黏黏的感覺,打掃表面乾淨後,再塗第二道彈泥。
這次塗彈泥要與第一道不同的方向,第一道我們是水平塗,而第二道是垂直塗,以確保每處都被均勻塗到。如果兩次塗的方向相同,會造成某些死角無法被完全塗到,而彈泥必須塗得確實,無任何縫隙,才能有效防水。
塗第二道彈泥時,會發現未乾的彈泥顏色比較淺灰,漆乾後顏色則會變深。
水塔和女兒牆等處也都有塗上第二道彈泥。
中午前完成全面第二道彈泥塗佈,我們塗了兩層但仍有點不夠厚,隱約會看到底。所以我們決定再塗第三道。
Step5彈泥全乾後,塗上第三道彈泥。
素人塗彈泥,不太易掌握厚度的拿捏用,我們是塗得太薄了,需要再塗第三道來補好厚度。
塗第三道時,順便再好好檢視是否有遺漏的未塗佈處,用刷子一一塗好塗滿,才終於結束第三階段。
\施作中層總結心得
在我們的DIY頂樓防水施作中塗層,地面總共塗了三層彈泥,女兒牆和水塔的立面則塗了兩層。地坪的面積為22坪(不包括立面尺寸),我們使用了5加侖的單液彈泥,總共使用了三桶。
以下是我們遇到的一些心得分享:
.沒拿捏好塗彈泥的厚度
首先,新手塗抹彈泥不太會掌握塗漆的厚度。根據樂土的教學影片,建議不要塗得太厚,但是我們矯枉過正,結果塗得有點太薄了,事後我們不得不再塗了三層來補救。
我們根據樂土的公式估算需要四桶彈泥,但最終只用了三桶,第三桶還剩下一點點。
樂土的公式:每加侖的單液彈泥可施作約4平方公尺(1.2坪)的面積,每平方尺的塗佈量為1公斤(至少兩道)。
樂土官方影片:樂土- 利用樂土單組份彈性水泥處理平面,裂縫以及轉角
後來觀看了一位專業師傅在YouTube上提到素人DIY防水塗漆時遇到的最大問題:不太易掌握塗中塗層時的厚度拿捏。
我完全同意這種觀點,彈泥塗得太薄的會影響防水效果,但塗得太厚的話漆可能無法完全與地面接合,也可能無法乾透,也會影響防水效果。
如果和我們一樣不太會拿捏厚度,那絕對是薄比厚好,因為薄還可以多塗幾道來補救厚度,但是塗太厚就很難拯救。
.不織布加彈泥的施作比想像中難
原本其實是想要立面與平面的L角落用不織布加彈泥來強化彈泥的抗裂性,看大家的影片分享好像施作不難,但實際上需要一些技巧。
但是因為頂樓直接日曬,彈泥太快就乾,不容易把不織布鋪的平整,只好放棄這做法。如果沒辦法鋪好,就不要用,確實塗好彈泥就好。
.樂土官方教學影片:樂土- 用不織布補牆裂縫以及轉角
.底層修平很重要
彈泥並不能完全修補小凹洞,儘管它被稱為彈性水泥,但其實質感更像是非常黏稠的油漆。就像油漆一樣,最終的表面效果取決於底層的狀態,如果底層不平整,塗完漆後會原形必漏。
由於時間不足,我們並未花太多時間磨平底層,結果導致許多不平整的地方,在塗上彈泥後更加明顯。因此,在進行彈泥施作之前,請務必花時間修平底層,這一步非常重要。
老話一句,如果對於DIY防水施作成效有疑慮的人,建議就直接發包給專業廠商施作,不用再跟我筆戰。
雖然我們自做的有一些不完美,但是如果發包是像隔壁這樣的品質,我寧願自己做。
\第三階段施作時間
整區塗一道底漆,地面總共塗了三道彈泥,女兒牆和水塔的立面則塗了兩道彈泥,總共花費兩日的時間,工作時數約12個小時。
\第三階段材料費用:共6075元(不含工具器材費用)
·半桶底層塗上水性界面接著底漆(5加侖):2250/2=1125元
·樂土單組份彈性水泥共三桶(5加侖):1652*3=4950元
第四階段最終篇:表層(保護層)樂天BB漆施作分享|4大步驟解決破爛屋頂防水
回顧之前步驟
第一階段:強化排水篇|4大步驟解決破爛屋頂防水|洗洞和裝設排水管發包經驗分享
第二階段:DIY底層整平攻略(上篇)|4大步驟解決破爛屋頂防水|使用樂土材料搞定防水問題
第二階段:DIY底層整平攻略(下篇)|4大步驟解決破爛屋頂防水|樂繕心得分享與總費用一覽
工商服務時間:
·想看更多我的改造生活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團『莊室生活』